這日練習很特別令我記憶深刻,這次比較早到7點半左右到了戲劇院,來時看到整個戲劇院面向愛國東上的迴廊上每兩根柱子中間就有一塊大型藍色海棉墊,然而有三位年輕人躺在戲劇院玻璃門中央席地而睡,我還微微聽到到呼聲…而晨間練習跳舞的先生女士們就在他們旁邊放著音樂跳著,跳舞的先生女士們技術很好都不會踩到他們。果然呼聲、腳步聲、音樂聲,聲聲入耳?真是奇觀,8點半左右部續有他們新同夥出現後才陸續醒過來,我心想現在的年輕人修練真好~能夠練到八風吹不動 端睡紫金蓮的功夫也真令人佩服^^記下了,
目前分類:初習者雜記 (259)
- Mar 17 Thu 2011 23:52
奇觀
- Mar 16 Wed 2011 23:50
藏甲
陳鑫宗師寫的陳氏太極拳圖解有這一段話:「上打○○下打○,中間兩肋並當心…」雖是其交戰要訣,但也明白指出人身體上的弱點,日常體勢如能保護這些弱點除了是防身也是養生之道。回到肋的部份,肋骨會因上半身的角度而呈現相對 「藏」或「現」 姿態,藏與現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做實驗最容易感覺,透過胸、腹部肌肉的控制可將 肋骨貼近肌肉並露出肋骨紋路 或 被肌肉包覆看不出肋骨紋路,我們不妨稱前者為現,後者稱之為藏,這時用指尖刺肋可發現前者有一種不舒服危險的感覺,如同沒有防護被攻擊狀態,而後者這種感覺程度就低的多,這主要除了肌肉的包覆外,若有練氣者,其氣也較容易在「藏」的狀態覆於胸腹之間(當然也要透過涵胸拔背與氣沈丹田的體勢),增加氣罩厚度及防禦能力,也可以說是增加涵養胸腹間的能力,這個觀念很重要除了養生有用外防身也很有用!
- Mar 14 Mon 2011 23:39
第二顆心臟
俗語云:「老從腳開始。」腳有兩項特點:第一,身體部位腳距離心臟最遠;第二,行走站立時,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因為腳離心臟最遠,營養這部位的血管也最長,人老血管開始硬化,最長的血管也最先受到影響。且從清早到晚上,站、坐、行,腳都處於身體的最低位置,腳部的血液最難回到心臟,因為需要經過靜脈瓣(向心臟單方向開的),經肌肉壓縮,及右心房的負擔,把血液從一公尺多的腳部低處抽回來,對心臟功能而言是一項考驗。所以心臟機能退化,腳就開始腫了。等到血管硬化阻塞到「走幾分鐘就要坐下來休息」時,距發生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已經為期不遠。(資料整理)
- Mar 10 Thu 2011 23:46
但願人長久~
- Mar 09 Wed 2011 23:38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讓你的身體去操作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神鵰俠侶中,楊過在神鵰的引導下,摸索到使重劍的法門,悟得了許多順刺、逆擊、橫削、倒劈的劍理。以此使劍,無堅不摧,劍上自不必有鋒。此乃是獨孤求敗其30-40歲之間所使,得以橫行天下的劍法。由於重劍須以強大內力方能施展,故此楊過在悟劍過程中,也在神鵰的指引下,跟隨獨孤求敗修習內力的過程修練。先是在山洪中持玄鐵劍,既練劍又練氣,後來則在大雪中舞劍,最後是到海邊,在怒濤中練劍。刺擊之聲由輕至響,反覆七次,終於欲輕則輕,欲響則響,在海潮中迎波擊刺,劍上所發勁風已可與撲面巨浪相拒。
- Mar 08 Tue 2011 23:43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談「變數」
自從有了八極拳格鬥基礎班,對峙體勢從八極講手的「熊伸」變換八極格鬥的「虎爪」,因為帶了手套外表不太容易看改變,但攻防的觀念就不太相同,因為是虎爪,所以上爬、下扒、平抓的味道濃厚,又因攻防時常將雙爪放在臉前或臉兩側,老師戲稱這個對峙體勢為「招財貓」,如果我再把眼睛咪起來就更像了,那天應紀教練要求照了一張相,呵~再來談中間一點難招架中的變數:
- Mar 06 Sun 2011 23:41
奪命剪刀腳
程氏八卦掌的「剪子股」是什麼?有什麼威力?在大半的書本上都是語焉不詳。在孫錫堃先生-八卦拳真傳-八卦掌起式有一句「兩腿成剪子形狀」,老師曾在台灣國術壇提過:「剪子股(或剪子腳)」就是指兩條大腿在邁步時如剪刀一般交叉前進。
- Mar 05 Sat 2011 23:36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猛打硬破」論是非。
- Mar 04 Fri 2011 23:34
牧劍御心
人有鞭牧牛,御劍我隨行。我練習中國劍時偶會脫劍,但我知道我還在學習中,這是我與劍之間的合作,也是我與劍的段練,這讓我想起禪宗十牛圖,與十牛圖間的因緣要從一次與老師的對話起:
- Mar 03 Thu 2011 23:29
樹造之筏
- Feb 25 Fri 2011 23:28
心的四個極限
有時候在習拳時我偶會想要開小差,或之前太累了想偷個懶,或是沒有在當下把要練的給練出來,或是覺得自己很努力但還是作不好老師的要求怎麼這麼高?偶受老師的責難,一旦我有難色,他常笑笑的說:「這就是你的極限嗎?」……
- Feb 24 Thu 2011 23:25
人隨刀走
我在剛開始練習漢刀時常犯了不夠仔細的問題,還在用拙力練習,常不懂得所謂巧妙,雖是如此,老師也說功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開始的腿力、背力、臂力、腕力的訓練也是很重要,慢慢這些部位的運用效力提升後,你的身體就有足夠的能耐感悟所謂的巧妙了。所以有時候雖然當下覺得自己進步不大,但時間一到自然水道渠成,這時回想過去才知道之前所犯的問題也不一定是問題。
- Feb 22 Tue 2011 23:23
由吳教練的後照鏡談「中間一點難招架」
- Feb 20 Sun 2011 23:21
八卦掌有對峙體勢嗎?
格鬥八極拳的對峙體勢,定義為熊伸式,也採開門一說,那八卦掌的對峙體勢為何?少見人提起,舊資料曾見閻德華先生的「少林破壁」(好像國外有人叫八卦掌圖說),也是兩人靠近搭手後開始,今有劉敬儒先生的講手也是採穿袖挑打的搭手為主,那麼要問的是在突破距離前的對峙體勢為何?
- Feb 18 Fri 2011 23:18
邪惡的馬步
- Feb 16 Wed 2011 23:17
人是無根樹
有沒有人想過八卦掌在練習轉掌時為什麼要繞著樹轉?在整理舊書的時候看到一本4年前買的書「樹的療癒能量」(the healing energies of trees),這本書很有意思提到七種人面對自然的態度,歸納出幾個原型與面對樹與療病的七種對待方式,接引樹的療癒療特質讓人得以療癒自我並回歸自然,建立健康的關系。
- Feb 14 Mon 2011 23:28
為什麼學武術?
我嘗對學員講:武術如只有學到對打很可惜,當然不會對打也很可惜!除了能夠打外?您為什麼修練武術?我想是為了「改變」自己,舉例而言,人性是看到攻擊來臨時會身避,修練武術後對攻擊來臨時您「改變」用 可擋、可攔、可化、可藏、可攻敵必救,端看你練的是什麼武術自有不同的對峙方法;
- Feb 14 Mon 2011 23:26
另一種永生
這天凌晨有位長輩過逝,平日常見面的長者,如今已不在,嘆息之外,想著只要是人就逃不了死這一關,人生短暫許多事物在時間的作用下都是虛幻的,一旦時間到了,肉體全都還原成地、水、風、火、空,什麼是真?有沒有永生?
- Feb 12 Sat 2011 23:24
撥繭抽絲
本次上課老師對學員示範了單換掌的組手,作為下手的我,如被龍捲風被捲入又被拉長、擠壓,又是一次開脊拔骨之旅,還好我的身體還不算僵硬也還有些腰力,不致於讓自己的體重壓垮。圖是老師示範單換掌了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