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供劍訣歌
電挈昆吾晃太陽,一升一降把身藏。
目前分類:初習者雜記 (259)
- Feb 10 Thu 2011 23:21
交手歌、古劍法
- Feb 09 Wed 2011 23:19
準備
「人生自有嘆苦處,身在江湖嘆江湖,自古英雄皆寂寞,世上名劍本孤獨。」這是老師在一本雜誌上寫的句子,也不知原來是誰作的,其中一句「自古英雄皆寂寞與」與李白的「古來聖賢皆寂寞」相似…本次上課是農曆過年前養生八卦掌的最後一次上課,總要勉懷一下。
- Feb 08 Tue 2011 23:18
效用
在正式練習時的第一個課程通常是柔身活動,很多人都乎略了這個活動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當作暖身使用,或許可以這樣想,每次15-20分鐘的柔身,佔了每次練習時間的1/8,是每次課程必要的練習,要如何作?
- Feb 07 Mon 2011 23:16
我真的知道嗎?
這個環境、這個姿勢看起有點向在釣魚^^||…年初一時與師兄們向老師拜年,聊到對武學字訣的認知與方法:知道不等於了解,了解不等於會,會不等於通,通還有程度的差別。當研究一新的領域時,擁有資料並看過是第一步,了解作者原意是第二步,能夠表達作者的動作是第三步,可任意由此字訣作變化則為第四步,但不要忘了人是會進步的,我只是平了當初作者那時的程度,還要更進一步超越演譯出新的能力這是第五步,難怪老師常說:你要再仔細一點。讓我了解到我的知道不等於他的知道啊!
- Feb 06 Sun 2011 23:14
究境需恒,向量有量
「天地之道,一恒而已。惟其恒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何況一藝。苟獨殷殷勤勤,始終無懈,何至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乎。書曰:學貴有恒。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可見人著用功,惟恒最貴。志為功之始基,恒為功之究竟。能恒則成,不恒則敗。志恒二字,乃作事之要決,學者不可不知,尤當猛醒。嘗見人之用功,或作或輟,不植將落,反怨師不教人。抑何不返躬自問,其功何如哉。」-陳氏太極拳宗師陳品三。
- Feb 05 Sat 2011 23:10
「志」與「使命」
「心之所之謂之志。凡人貴立志,不立志則一事辦不成,終身居人下矣。如能立志,則所有條理,自始至終,層層折折,悉究底蘊。不敢懈惰,由勉然以造於 渾然,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不然者,敗矣。人顧可不立志哉。」-陳氏太極拳宗師陳品三。
- Feb 04 Fri 2011 23:09
都說是馬了
- Feb 03 Thu 2011 23:07
心法
少年論劍,長夜讀書。陳品三太極拳圖解一書,中提到心、意、志、恒、理、氣、情、景、神、化等非具像字眼,其中解釋多偏讀書人(儒)的說法,但這非具像的說明估且稱之「心法」吧,是很重要的既可用文、也可用武,但現在練武者少講這些,可惜。傳統武術練習者如不能對這些非具像的字眼掌握,那麼境界是不可能深的,我是這麼認為。在這個班以練氣為主,氣看似無形但容易經驗,透過一個一個經驗,將可對這些字眼有更直觀的認識,透過武術的練習,認識自己、認識環境,有了認識才易找到定位。
- Feb 02 Wed 2011 23:12
八極拳的身法與漢刀的短打
嘗想八卦掌以身法見常,有人稱之「幽身飄襲」,那八極拳呢?橫衝直撞?猛打硬破?基本上是對的,一運拙力天瘋魔, 那股狠勁要出來,總之讓人怕就是了!以上是大方向,看起來只重視功力沒有技巧,那小細節呢?吞吐浮沈、俟傍擠靠、崩撼連擊、三盤絞扣等要訣也要注意,勿必做到全身是手,方能成為在細緻的瘋魔,想想看一個冷靜的瘋魔可怕吧!
- Feb 02 Wed 2011 23:05
我的弓步真的穩嗎?
- Feb 01 Tue 2011 23:03
出手時機需掌握否則做的再像也沒用
- Jan 31 Mon 2011 23:02
常見的錯誤
轉掌時理論上越練應越內氣充滿,不會有腰酸背痛的情況發生,但靖硯這次練習單換掌時抽筋了,這是個有趣的體驗,談不上運動傷害。在轉掌時「腰」與「胯」的擰旋需分清楚,轉掌各系統的八卦掌在軀幹的擰旋說法不盡相同,但總以不受傷為優先,否則越練越傷,如同八極拳不知震腳的意義狂練會傷到膝蓋,八卦轉掌時不知擰旋的意義狂練也會傷到腰的。為什麼會傷到腰呢?因為擰旋時受力都在同一點沒有均勻受力之故也,知道問題點就能改善。
- Jan 30 Sun 2011 23:01
守門員
手、眼、身、法、步,手排在第一位,得知手法在國術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張圖是吳教練作的小纏絲手,要怎麼作才能接的住對手的攻擊?會不會被打到?
- Jan 29 Sat 2011 23:59
三娘教子
明代,薛廣有妻張氏,妾劉氏及王春娥,劉氏生子名倚哥…,京劇中的三娘教子中的三娘是指王春娥即第三個娘。這次上課有另外一個三娘教子的版本,因其中一個學員因懷孕,有許多以前喜歡吃的東西,想吃時都有一種想吐的感覺…所以呢!另外兩個學員(三個都是老師)教開始對肚子精神喊話,曉以大義了^^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胎教吧~「養生」即是培養生機、生命與生生不息的活力。養「生」除了養「身」,也需注重內在潛能的開發,而非只是外在身體的保養。
- Jan 26 Wed 2011 23:06
拼刀
玩過刀魂、侍魂、x國無雙系列的人都知道當雙方靠近時是很容易進入拼刀狀態來決定勝負的,這時你的近身招法就不可不練了,電玩中是比看誰按、搖的頻率快,現實中則是力量與技巧缺一不可。
- Jan 25 Tue 2011 23:04
馬步攔捶(蛇行)
本次上課的新課程是「馬步攔捶」,一開始都以為「馬步攔捶」與「馬步衝捶」應該只是角度的不同,但運用起來卻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動作很巧妙,分上下半身,上半身可採棍采手,是槍法的運用,下半身可採曲線入身,與三才步有不同的分別,另外胯的角度也很重要,要能足夠出腿。另外網上比較常看到的門派此招的用法採攉打或挑打,這是不同點之一這裡作個註記。
- Jan 25 Tue 2011 14:58
神乎其技
- Jan 24 Mon 2011 23:57
雙手劍
日本兵法大家宮本武藏五輪書地之卷有云:用單手握刀的力量,很難砍倒敵人,這時,你就會自然地改用雙手了,正因為這樣,所以對此就無須做太多的訓練了。「二刀」其實是學習單手操刀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先讓人習慣於用單手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