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師說:本次學習揚手的學理,運用到腳及全身。
我想揚手的訣即「揚」,實戰目的之一應為拔根,
拔根後破其罩體,即為本門基礎理論之一 「拔而擊之」,
做至細緻之處即使一隻手指也可將對手揚起,
而這理論也可套用到八卦掌的腳中,光是走路就可把對手帶動拔起,
而這中間的重點在於結構力的掌握,
用比較簡單的說法即為伸肌的運用,
之前曾看過台灣國術論壇漫畫區中有一則討論很有意思,
有簡單的說明,我把圖引過來,主要是說明日本柔術中有一神奇技巧,
練了這個技巧可看似很不費力的將對手沾衣即跌,
而這個技巧有很大的使用所謂的伸肌群。
這讓我想起日本傳說中大東流合氣柔術中的不傳之秘「揚手」,
而產生的力量為「透澈力」可讓人很容易的摔出去…
不知道這與本門的揚手是不是一樣?但作用看起來是很相似的,
不過本門的八卦掌不但有揚手還有揚腳呢!
「揚」字訣,腳使用揚字訣帶動對手,仔細觀察老師的腰帶始終不變。
老師指導「揚」字訣及我的練習。
揚手的展現,即使對手往下壓,也可用「化」再「揚」將對手拔起。
這應該叫「揚指」吧!神奇的技巧^^
只使用小手臂的「揚手」, 比較前面 揚手的展現 那張圖就知道什麼是只用「小手臂」。
中國武術是字訣的武術,也是全身有效率段練的運動,形下粗可段練到驅幹細可段練到細指肌肉。
形上的段練更是獲益良多…能夠接觸到八卦掌真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