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需要細細品嘗與享受…這裡有圓明武學眾學員以半年達成「用國術對打的夢想」的經驗分享。

目前分類:中正紀念堂中國劍傳承週六班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次中國術術傳承班來自加拿大的 Calvin 與 Parker 有為期兩週約4堂(Paker一週2堂)的課,由於是短期班,老師思考要怎麼讓他們最有意義?任何武術在短期大成是不可能的,但基本的觀念是一定要學的,初學劍法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們正確的握劍姿勢,第二件事,是持劍立姿,持劍立姿相當基本,習劍者不會持劍立姿,則老是劍刃割背肌第三件事兩劍相交戰,不想寶劍兩刃缺口變成鋸子狀,就得學會架劍的基本要領。劍如飛鳳,架劍不能硬來的。本期課程除了基本觀念外這個短期課程尚包含套路、講手,希望他們能體會中國劍藝之美。(圖為握劍教學)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現今社會不要說是長兵了,短兵也是不易攜帶的,兵器中刀與劍的差別在哪?乃至刀、槍、劍、棍、戟的差別在哪?中間可相輔相成的部份是?不可逆的是?可幫助拳法的是?我在學習兵器的過程中總是會思考著,畢竟人生有限,您不可能用一生的時間練一個都不太可能用到的兵器,這個兵器一定是對我武術教育有益的,否則練習的意義是不在的。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這日練習很特別令我記憶深刻,這次比較早到7點半左右到了戲劇院,來時看到整個戲劇院面向愛國東上的迴廊上每兩根柱子中間就有一塊大型藍色海棉墊,然而有三位年輕人躺在戲劇院玻璃門中央席地而睡,我還微微聽到到呼聲…而晨間練習跳舞的先生女士們就在他們旁邊放著音樂跳著,跳舞的先生女士們技術很好都不會踩到他們。果然呼聲、腳步聲、音樂聲,聲聲入耳?真是奇觀,8點半左右部續有他們新同夥出現後才陸續醒過來,我心想現在的年輕人修練真好~能夠練到八風吹不動 端睡紫金蓮的功夫也真令人佩服^^記下了,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有鞭牧牛,御劍我隨行。我練習中國劍時偶會脫劍,但我知道我還在學習中,這是我與劍之間的合作,也是我與劍的段練,這讓我想起禪宗十牛圖,與十牛圖間的因緣要從一次與老師的對話起: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網友提供劍訣歌
電挈昆吾晃太陽,一升一降把身藏。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老師練習雙手劍後這次練習雙棍,雙手等長單節棍,這張照片無看之下有點像在擂鼓。在印象中其他門派形狀類似的兵器只有菲律賓魔杖與程派高式八卦掌的雙藤棍,比較少見,作個紀錄。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三國演義中:『…二客大喜,愿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云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每種武術都應有其對峙體勢,這種對峙體勢方便其技法的運用攻防,曾聽有人說最厲害的對峙體勢是最自然的姿勢,也就是隨便一站,我一直對這種說法是嗤之以鼻的,好像盧彥勳只要隨便一站就可打贏阿格西一樣。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日本兵法大家宮本武藏五輪書地之卷有云:用單手握刀的力量,很難砍倒敵人,這時,你就會自然地改用雙手了,正因為這樣,所以對此就無須做太多的訓練了。「二刀」其實是學習單手操刀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先讓人習慣於用單手運刀。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這張圖很難得,乍看之下手指的位置好像用指尖馭劍,其實是老師在練雙劍時脫劍,雙劍比單劍更難練,到現在老師已年過五十還是練習不懈突破自己原有的能力,吾等小子更應迎頭緊追。隨著這圖讓我想到隔空馭劍之術,勾起了小時候港漫的回憶,在印象中武俠漫畫最早出現的隔空馭劍之術是1986年風雲的作者馬成榮的成名作中華英雄主角華英雄與日本刀法大家「無敵」決戰自由女神曾用中華傲訣最後一式-劍敖中華;之後好像黃玉郎也在醉拳中永遠不死大反派小劍仙與主角王無忌於黃山決戰時所使用的最後劍式(應該意指誅天這個劍招,曾看過的人一定知道我講的是什麼),看來隔空招式都是大絕招,都是放在最後才使用,不過漫畫好看,現實中如果真有隔空招式出現,到讓許多人不以為然了…呵呵^^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因戲劇院有活動關係,這次練習轉到小森林樂台旁練習,這裡樹蔭下練習偶有涼風吹過,頗有閒雲野鶴之味,圖是課後老師來興演練套路的圖照。底下是鬥劍圖。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這AC從澳國到台灣開會同時到中正紀念堂拜訪,後來討論到擊劍之道,下場與老師玩了一下,我們把他最為精采的三截劍放了上來到^^也祝他一路順風~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01002
除了平日的劍套練習外,就是要試一試鬥劍,這次紀教練人都浮起來了,看來是嚇了一跳呢!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904
這次我與吳教練練習對劍,其中有一式「鐘魁驅魎」因為換把搞不太定,後來老師指導後總算順手多了。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828
劍招中有許多動作要配合步法、腿法,這與徒手技擊類似,常有打上取下或打下取上的動作,不能因為練了兵器就忘了自己曾學過的拳法!圖為劍招中的撩劍撩陰演空動作。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821
底下是本次練習時所打的青萍劍的連續動作,紀教練剛好拍下就放上來了…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814
這是套路中的橫劍法,主要功能是抹頸,但對手是不會站著給你抹的,這時候劍法的接手方法就很重要,至少要讓對手的劍無法防護,常見人練劍與練刀分不清楚,把劍拿來當斧頭砍的也是有的,練劍的人應該要知道劍是怎麼用的。下方附上老師上課的機個劍法組手。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